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國辦發〔2017〕97號)(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推進公共資源配置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擴大公眾監督,增強公開實效,努力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透明化。2019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又印發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發改辦法規〔2019〕752號)(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按照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的要求,在公開標準目錄中明確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等5個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40個具體公開事項,為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事項提供了具體的操作規范和依據。
公共資源交易流程的公開化、透明化是交易活動的內在要求,我國大多數公共資源交易運行服務機構對交易流程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公開,但總體來說,還普遍存在公開信息不充分、公開時效不明確等諸多缺陷,而流程可視化集成管理則是解決這些難題的重要工具。將公共資源交易流程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可以實現分散信息的有機串聯,交易主體能夠清晰、直觀地捕捉交易時點,掌握交易節奏,還能第一時間發現影響整個流程高效運轉的“堵點”“痛點”。
一、公共資源交易流程可視化的概念、意義和價值、研究現狀、系統集成優勢
1.概念
可視化通常被定義為通過使用計算機支持的、交互式可視數據呈現方式來加強認知的過程。公共資源交易流程可視化(或稱可視化流程)是把抽象的交易流程以圖形化、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各類公共資源交易主體主動、有效掌握各階段交易信息??梢暬鞒棠茏尳灰谆顒痈又庇^、易于理解。
2.意義和價值
可視化流程能夠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復雜的交易流程,能夠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它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開、透明。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透明是公共資源交易的根本要求,通過交易流程的可視化,可以把交易環節透徹、明了地展現出來,防止暗箱操作。
?。?)保障知情權。由于公共資源交易流程比較復雜,以常規的文字表述方式為主的流程解析使得交易主體對于流程的掌握和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而可視化流程形象、直觀,易于理解,能夠充分保障交易主體的知情權。
?。?)績效考核可量化。由于交易流程涉及的主體多,邏輯關系復雜,責任義務邊界不甚明晰,交易鏈條難以高效運轉,考核管理難以形成量化指標,但是將流程進行可視化處理以后,交易的績效考核就有了參照系。
?。?)促進公平交易。引入可視化流程管理以后,制約和影響整個流程高效運轉的干擾因素一目了然,不會因為人為因素導致錯漏和延誤。
?。?)有利于流程優化??梢暬鞒痰牧硪粋€優點是能方便地對固化的流程進行優化提升,實現流程最優化,同時也為流程標準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在工業生產行業,可視化管理應用比較廣泛。從政務服務領域來看,2018年4月,廣州南沙自貿區在全國首創的數字政務可視化管理系統正式運行。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真正運用可視化方法的成功案例還不多見。甘肅省張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構建了以時間和辦事流程為經緯軸線的流程界面,每一個項目都可以清楚、直觀地洞察項目的整體進展,而江蘇省南京市則開始推行項目交易信息可視化服務,通過布置交易預警點、設置視頻監控,增強監管的主動防控能力。
概括而言,這些可視化方法還是停留在簡單的信息展示或者數據表現的初級階段,沒有“侵入”到系統管理的內核,無法對既定的工作步驟進行實時調節,起不到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目的。
4.公共資源交易系統集成的優勢
當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由“公共服務平臺”、“電子交易平臺”和“行政監督平臺”三大板塊構成,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運維管理,形成了事實上“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格局。
以專家評委抽取事項為例,招標人(招標代理)首先要登錄交易平臺錄入專家評委的專業和人員需求信息,經由公共服務平臺推送至監督平臺,招標投標監督部門通過監督平臺進行審核并將審核意見返回至公共服務平臺,招標人(招標代理)再根據返回的結果,向交易平臺提交專家評委抽取結果,經由交易中心確認后才算完成整個抽取過程。理論上,數據在三大平臺的傳遞、流轉應該是瞬間的、及時的,然而由于操作者畢竟是“人”而不是“機器”,數據接口的互通、系統之間的交互、流程之間的銜接難以做到“零延遲”,工作效率打折扣在所難免。這是平臺分離的“天生缺陷”,唯有通過“系統集成”(system integration)方法才能破解這一難題。系統集成實現的關鍵在于實現系統之間的“可侵入”與“可交互”。集成系統的優勢體現在三個方面:
?。?)低成本:集成系統有效地整合了各個分離系統,從運維角度而言只需維護集成系統,子系統的運維成本明顯降低。
?。?)強兼容:各系統基于B/S架構和網絡協議通訊,只要有IP地址資源,就可以在任意的位置添加任何設備,各子系統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化集成的綜合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平臺。
?。?)高效率:集成系統可以使管理人員在一臺或多臺電腦上,以相同的界面操作、管理各個交易子系統,從而提高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幫助管理者建立快速反應的預案操作機制,一鍵操作,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負荷,大大提升人機配合的默契程度,實現管理效率的提高。
當然,“公共資源交易可視化流程集成系統”并不改變行業管理的基本格局(操作權限還是分屬于各個部門),它不過是秉承了“系統集成”的邏輯思路,以交易流程為外在表現,串聯起不同平臺的不同系統,圍繞交易流程協同推進的解決方案。
二、設計原則和總體要求
1. 設計原則
首先,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有法規依據,工作內容、服務方式、辦理時限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具有鮮明的政策性特點;其次,公共資源交易流程之間銜接緊密,前后順序關聯程度高,一旦執行過程中有偏差,很難彌補,易造成不良后果,這是它的邏輯性特點;再次,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流程與監督管理流程密不可分,兩者互相作用,共同為保障整個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順利開展產生正向推動作用,這表明它還有協同性的特點。這些都是可視化流程集成系統設計要考慮和兼顧的基本原則。
2. 總體要求
?。?)覆蓋面要廣??梢暬鞒淘O計要緊緊圍繞《意見》和《指引》的要求,覆蓋見證、場所、信息、檔案和專家抽取五個主要的服務事項,進行全景式的服務流程公開。
?。?)精確度要高??梢暬畔⒁皶r、準確、充分、完全和易于理解,除涉及或者不宜公開的信息以外,要做到“能公開,盡公開”。
?。?)“可侵入”性要強。不能僅僅停留在流程的“可視化展示”層次,還要上升到流程的“可視化管理”層面,形成流程管理與交易業務的雙向交互。
?。?)面向對象要多元??梢暬鞒谭諏ο蟛粌H包含了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投標人、專家評委、交易中心服務人員、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機構,還應當包含紀檢監察部門,甚至是普通的社會公眾。
?。?)開放性要好??梢暬鞒虜祿斪鳛楣卜掌脚_的補充內容,能夠與前端的項目投資批準(投資管理平臺),后端的項目管理平臺以及過程中的項目招標監督管理平臺、信用管理平臺數據進行交換,以“數據聯動”驅動“管理聯動”。
?。?)拓展范圍要廣。為交易大數據應用提供數據源??梢暬鞒躺傻臄祿畔⒖梢詾榇髷祿锰峁┰獢祿?,它與大數據可視化有天生的“親緣關系”,數據可以直接共享到大數據管理平臺。
三、系統結構設計
本文以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交易流程為例說明可視化流程的設計方法,在結構設計上要考慮全面、兼顧特色需求。應至少考慮以下五個方面的需求:
1.雙向交互
可視化流程集成系統要與公共服務系統、電子交易系統甚至監督管理系統之間形成深度嵌入、緊密咬合關系,實現數據實時傳輸和指令同步推送。比如,通過可視化流程系統提示招標人未在規定時限內退還投標保證金的,不需要進入交易管理系統,只需要通過可視化流程管理系統發出退款指令,那么該指令就能夠“侵入式”執行,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指令穿透”。
2.智能提醒
可視化另一個主要需求是提醒。對于業務繁忙的投標企業而言,在諸多的交易環節錯過任何一個時間節點都有可能導致整個投標活動失敗??梢暬鞒炭梢院唵吻逦匕阉猩婕皶r間相關元素的信息給予預約提醒,能夠對交易節奏進行整體把控。對于交易管理或者服務機構而言,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對交易主體的辦理事項及時處置。
3.逾期報警
與提醒相對應的一個需求是報警。這項功能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招標人、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或者服務部門。比如投標保證金退還這一事項,按照要求,一般應當在簽訂合同5日以內將保證金退還至投標人,可視化流程對于超出法定退款時限的行為要進行“亮燈”警報,同時把這一違規信息向招標監督部門推送,同步完成考核。
4.服務評價
服務評價也是可視化流程的衍生服務內容之一,由于流程以可視化方式進行了展現,每個操作對象的行為都難逃“可視化”的法眼,服務到不到位,履職盡不盡責,行為是否規范都可以通過視覺量化。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例,對照服務標準,凡是與可視化流程規定的行為規范不一致的,都可以認為是服務質量不到位。
5.動態調整
隨著交易規則、交易環境的變化,流程不可能一成不變,特別是在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精簡流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常態,因此要根據需要不斷優化流程,裁剪一切冗余環節,甚至做到自動按照“關鍵線路”執行流程,使得交易流程始終處于最優化狀態。
四、系統實現
1.系統環境與平臺基礎
系統在 Java 環境基礎上,采用 B/S架構,后臺以大型數據庫 Oracle為數據庫平臺 ,前臺采用具有較強跨平臺性的JSP/Applet 開發。
2.系統實現
首先依據法定的交易流程圖繪制橫向流程圖,以每個流程的節點為單元,通過鼠標指令呼叫出相關的子系統。例如,點擊“信息發布”節點,不但能瀏覽項目信息發布的當前狀態(如發布人、發布時間、信息內容等),還能直接呼叫出與信息發布有關的所有子系統,操作者不再需要切換平臺進入各自的系統進行分別操作,直接通過中央控制臺進入子系統執行操作指令,所有指令動作最終都將“反饋”到可視化流程圖上并重新形成新的流程節點信息。圖1是南通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可視化流程集成管理系統設計圖。
下面以信息發布環節為例來說明可視化集成管理方式的工作流程??梢暬鞒虇又?,招標人首先要建立工程招標投標流程樹,細化交易流程的分步節點,如將整個交易流程細分為信息發布、發標、開標評標、結果公示和標后管理五個步驟。具體到信息發布的環節,招標人第一步點擊“信息發布”模塊,則電子交易平臺被“呼出”,完成信息發布以后,監管部門點擊“信息發布”模塊,則電子監督平臺被調用出來,完成在線審核以后,各類交易主體即可通過“信息發布”模塊瀏覽公告信息的具體內容(也可以從可視化流程界面直接跳轉到門戶網站瀏覽公告內容),過程中如果發現需要內容調整的,還是繼續通過可視化控制平臺完成編輯操作。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交易主體在各類平臺之間的頻繁穿梭切換。圖2是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可視化流程的基本步驟。
五、結語
近年來,李克強總理多次要求治理政府信息孤島這一弊端。他指出,我國信息數據資源80%以上掌握在各級政府部門手里,一些地方和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形成“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給企業群眾辦事創業造成很大不便。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多次發文明確,要抓緊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貫通,以信息化驅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深化整合,堅持開放共享和深度融合。
平臺盡管分離,管理可以集成??梢哉f,面對現階段機制體制層面尚無法實現“行政管理集成”的局面,在技術層面通過“系統集成”不失為一種解決公共資源交易“碎片化”管理的有益探索。
圖文均轉載自中國系統集成行業協會